现在近视缓减的手段有很多种,听说过的就有十几种,但是我们不能什么手段有效,全都给孩子用上,我们还要考虑孩子个性化的情况、条件以及他的配合程度,时间和精力的投入,以及家长的情况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近视防控方法的优缺点,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给自己的孩子做出一个最优的选择。
1、行为防控
近视防控永远离不开行为防控,每天户外2-3个小时,近距离的坐姿距离,这些时间的控制,也就是我们说的3个20原则,那么孩子在上网课等这些近距离远工作的时候,一定要通过接电视,投影或者眼镜把它转变为一个远距离工作,这些是所有近视防控的一个基础。不能因为自己用了一些医学防控的方法,就忽视这些行为防控,行为防控的优点很明显,就是省钱,户外的阳光都是免费的。缺点是现在的孩子有大量的作业,近用眼时间过量,以及受网络、电子产品的危害,没有时间去坚持下去,所以导致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是。
2、普通近视眼镜
孩子近视的裸眼视力下降,一般到0.6以下,就需要给孩子配眼镜,因为配镜可以保证孩子的一个视力的清晰,然后视敏度的提高,也可以让他的注意力集中,对他的学习,专注度也有帮助。所以,当孩子裸眼视力比较差的时候,我们是需要配眼镜。如果给孩子配普通的单光镜,包括软硬的隐形眼镜就是单光的。这些眼镜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视力,但是并没有延缓近视发展的作用,这个各位家长要清楚了,不是光配一副眼镜就能解决的。佩戴普通的眼镜,孩子近视度增长的速度,大概是每年150度左右,这个是在大量文献中的一个平均值。眼轴大概增长每年0.4到0.5毫米。在所有的近视防控的研究当中,佩戴普通眼镜,单光镜都是那个对照组,都是被比较的对象,它是没有近视缓减的效果的。
3、高浓度阿托品
高浓度阿托品对近视发展有延缓作用,大概在60%-80%之间,不同的文献是不同的数据,但是总体来讲,这个延缓效果还不错,就是说本来一年要涨100度,它可以压制到一年长40度到20度之间。它的优点就是效果好,便宜方便。它的缺点也很明显,缺点就是它散瞳了之后需要外出要戴太阳镜,看近的时候,因为它让眼睛失去了调节,看近需要带一个近距离的读写镜,所以一般来说需要两副眼镜。停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反弹,所以这个缺点比较明显。
4、低浓度阿托品
低浓度阿托品很多孩子都在使用的,低浓度阿托品做不到眼轴不长的防控的作用,控轴效果大概是40%左右。它的好处就是它方便,相对高浓度阿托品来说,很多副作用都没有,每天晚上点一次。缺点就是它的效果比较弱,现在通常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来使用,另外在比较严重的干眼症、过敏等等的时候,会影响使用。还有一个缺点可能会影响孩子调节力,虽然它浓度很低,但有的孩子比较敏感,还是会有这个散瞳效应,睫状肌麻痹的效应,调节力是影响孩子近视发展的一种因素。
5、角膜塑形镜
角膜塑形镜有效率大概在40%-60%之间,不同的文献,国内的文献,国外的文献,差距挺大的。角膜塑形镜最大的一个好处,就是它可以一举两得,矫正加防控二合一的产品,晚上带了之后,白天摘掉,白天一天孩子是很清楚的,不用戴眼镜。角膜塑形镜有一些限制,角膜的条件,有没有干眼症,有没有结膜炎,过敏,孩子的睡姿,睡眠的时间,这些都有一些相应的要求,达不到这个要求,使用就会有风险,或者是使用会受限制。另外,最大的一个顾虑就是微生物,微生物的感染,也就是说戴角膜塑形镜,可能会把脏东西带到眼睛上,引起角膜炎,现在随着洗液,去蛋白越来越好,风险越来越低,但是这也意味着一些资金的投入,从价格上来说,角膜属性塑形镜最贵的,每年或者最晚一年半也得换一次片,包括维护的费用,一年下来都在1万到2万之间。
6、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app眼位补偿训练镜
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app眼位补偿训练镜,根据眼位学说采用内外两层镜片组成,内层为生活镜,是由凹透镜和三棱镜组成,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眼位,加入了不同的棱镜参数,降低了集合,让不同眼位的人都模拟中度内隐斜眼(不容易近视眼位)的转动状态,始终处于望远放松状态,外层是读写专用镜,利用三棱折射原理,使睫状肌反向调节,形成模拟望远状态,同时镜片可使左右眼的视轴分开转动,重新恢复成两条望远时的平行视线,达到看近就是看远,从而实现视力防控。
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app眼位补偿训练镜能够将看近模拟为看远,降低调节与集合,抑制眼轴变长,由此达到控制度数的目的,同时,随着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,眼球亦在同步的横向发育,降低眼轴的相对值,使眼球逐步恢复为圆球状,从而达到减缓近视度数增长的目的。
beat365正版网站唯一官网app眼位补偿训练镜有以下几个优势:一是学训同步,戴上就相当于训练,不额外占用小朋友们的学习时间;二是10+2起效,白天在学校,放学在家里,只要佩戴就保护小朋友们的视力;三是科学有效,对各种疑难性近视,高度近视、弱视等都有很好的作用;四是不接触眼球,非常安全,且度数不反弹。
- 下一页: 护眼要从日常做起,像刷牙一样成为习惯!
- 上一页: 为什么预防近视要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?